招生/ Survey

吕嵩崧

2025年03月13日 17:42  点击:[]

    吕嵩崧,兼职博士生导师,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文学博士,二级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民族语文》编委,拥有省级高层次人才称号2项。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6项。

主要研究方向:壮侗语、语言接触、广西汉语方言。

代表性成果:专著《南部壮语语法研究》《桂西高山汉话研究》《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乐

业》。

代表性论文:《语言接触引发的框式虚词及其演变推测》《民族语文》2021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年第5期全文转载;

《壮语和广西汉语方言“鸡”“牛”义语素的多功能模式及其形成》《民族语文》2019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语言接触阻断的语义演变——以壮语为例》《民族语文》2023年第5期;

《壮语“完毕”义语素的语法化及对广西汉语方言的影响》《方言》2019年第4期;

《壮语la:i1的语义演变及其对广西汉语方言的影响》《民族语文》2020年第3期;

《广西部分汉语方言“队”、壮语to: i6的多功能模式及其语义演变》《语言科学》2021年第4期;

《靖西壮语方式副词、程度副词与谓语的语序模式及其历时动因》《民族语文》2017年第4期;

《靖西壮语的汉语老借词thok7“着”》《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壮傣语支“水”义词nam4》《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壮语德靖土语亲属称谓名词与表排行语词的语序》《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壮语“母亲”义语素》《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6期;




下一条:李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