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院

中华文明 有字为证(9):文

发布时间:2023-08-22 作者:叶昌元 分类:字理研究

文,从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等综合来看,像一个人形。在这人形的胸脯位置,有的还刻画了符号,有的是空白。进一步探究刻画的符号,发现有的符号是个“心”字。


金文中,“文”字里面大多有个“心”。

《说文解字》释文为“错画也”,即交错的笔画。再结合其早期字义,如“被发文身”“织文鸟章,白旆央央”等,可以推测:文就是纹,就是在物体上刻画的图案。

“文”字有两个引申方向。

一指装饰,如“文车二驷”“文轩”,甚至进一步演化为掩饰,如“文过饰非”。

二是指从客观世界中提炼出来的象形符号,这就是文字的起源。

按照《说文解字》叙,文与字是有区别的。

文是真正的象形符号,是狭义的象形字,对应于某一具体事物,也是组成所有汉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的数量有多少呢?我认为自古至今留存下来,我们还在活学活用的“文”只有300来个。

300来个文显然不能表达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字,于是,由“文”相互组合,进一步衍生成“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意字、形声字。字的本义就是孳生、繁衍——是由文孳生出来的。

有了文字,人类社会从此就不一样了。

一是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人类的沟通与禽兽没有两样,就是靠嗓子。有了文字,我们可以与千里之外的人沟通,可以使今人与古人沟通。

二是可以进行智慧的积累。大猩猩可以手把手地教小猩猩采摘、打猎,但它无法对没有见过面的后代进行教学。人类就不一样了,我们勤劳而有智慧的祖先把自己毕生摸索出来的经验教训写成书传给后人。后人就可以站在祖先的肩膀上,进行新的探索,而无需重复先辈的探索。人类的智慧,如此一代一代地叠加,形成高塔。直逼云霄。这就是西方传说中的巴别塔,甚至令上帝惊恐。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哪儿?专家们一直不得要领。有的说,人的聪明之处在于能使用工具。错了!乌鸦也能使用工具。有的说,人能直立行走,促进了脑部的发育。错了!狗也能直立行走。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够使用文字。

动物之间信号传递只能靠声音、靠气味、靠触须的互动。而这些只是重复祖祖辈辈的本能。动物的进化只能靠基因发生突变。

人类的进化靠知识和智慧的累积,这又离不开文字。

三是文字可以增强凝聚力、认同感。这就是咱们常说的欧洲被分割成那么多小国,与其文字不同有关。而中国幅员广阔,东西南北语言差异很大,但仍然保持大一统,这也离不开我们的文字。

汉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唯一的还在活学活用的象形字。有人会说埃及也有象形字,但埃及的象形字还在用吗?也有人会搬出玛雅文字,说每一张脸谱就是一个字母,脸谱还不够象形吗?我说那是西方人搞的文字游戏。你用半天时间才能画出ABC三个字母,你还能传递什么信息,那能叫文字吗?


传说中的玛雅符号

有人说了,象形文字有什么了不起?100多年前很多大家都认为我们的象形文字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要向西方学习,要用表音文字。

事实证明,中国走表音文字这条路走不通,而且华夏文明在几千年里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与我们的文字有很大关系。

那有人又说了,你独树一帜又怎么样?100多年前不是落后、挨打了吗?

大家都知道,在历史长河世界各国大接力赛上,中国一直遥遥领先,到了满清这一棒,才把优势丢掉,落后于别人,满清统治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人会说,满清的皇帝也拜孔庙,也学习汉字汉文化,不还是不行吗?事实上,在满清时期,汉字受到了残酷的打压:表现之一是酷烈的文字狱。表现之二是乾隆写诗——武大郎开店。大文豪纪晓岚给乾隆提合理化建议,乾隆斥责他:你以文才见长,我拿你当“倡优”养着,什么时候轮到你谈论国是了?表现之三是清朝的文学创作大大萧条于明朝,一部《红楼梦》,写成之后还长期处于手抄本状态。

这个题目将来有时间再深入探讨。

汉字遭到诟病的一大原因是门槛太高。而表音文字门槛低,掌握了几十个字母,就可以阅读、拼写。

说到难易,这就跟是用筷子还是用刀叉一样。练习使用筷子很难,一旦学会了,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用餐;用刀叉很简易,但一旦离开自家的餐桌,就不知道怎么把食物送进嘴里。

要想学习的门槛低而表现力很丰富,很难两全。

对照前面“文字”的定义,拉丁字母也好,日语的平假名片假名也好,没有一种能称上文或字。严格说,它们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相当于音乐中的五线谱符号,或简谱符号,因此,叫“符”比较合适——与语音相符。我以前还写过文章,认为表音“文字”最终都会成为一锅浆糊。

汉字跟其他的“文字”不同之处还在于,与语言紧密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因此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有书面语与口头语之分,有文言文与白话文之分。

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智慧可以浓缩在图书馆、档案馆里。几千年之后,人们看到今天的资料还能发出会心的微笑。

而表音文字就不好说了。因为语言是多变的,相应的“文字”也就跟着变,后人还能认出来吗?我们经常听说,表音文字写就的历史断档了。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伪造的历史,与前后不搭界。二是失传了。这也应归功于表音“文字”。

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文这种东西是可以一代代“从”下去的。


版权所有© 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