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院

中华文明 有字为证(6):龠

发布时间:2023-07-03 作者:叶昌元 分类:字理研究

龠(yuè),《说文解字》释为“乐之竹管”,是管乐器无疑,但具体是哪一种?我认为是排箫或芦笙一类,由多根竹管合成:冊表示由多个条形的东西编在一起;亼,合字头,表示合;中间三个口,表示多根竹管的端口。


还有一个佐证:和谐,本为龢龤,必须是具有不同音高的乐管合在一起才能叫龢龤。

最简化的龠

龠,也写作籥。其实,加不加⺮不太重要。《孟子·梁惠王下》有“管籥之音”。《诗经》有“左手执籥”“籥舞笙鼓”等。

籥还引申为风箱上的鼓风管——反正都是往管子里吹风。《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籥,即风箱和鼓风管,用以提高炉火的温度。早期的风箱是由软牛皮筒子做的,反复挤压这个牛皮筒,就可以往外鼓风。这个牛皮筒就如一个口袋,所以叫橐。


这说明老子时代已经有了提高炉温的办法,就是给炉火鼓风。

先秦时期还没有烧煤和烧石油的记录。发现、利用石油和煤,似乎始见于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那时候的制陶和冶炼,还只能靠燃烧柴火和木炭。

柴火在自然条件下燃烧的火焰温度在800℃以下。木炭要高一些,但也不超过1000℃。一是因为木炭里没有水分,避免了水分蒸发而带走热量。二是木炭有较大的孔隙率,可以增加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

木炭燃烧的温度可以制陶,但是如果想要冶炼、铸造,显然这个温度是不够的。提高炉温的办法就是鼓风,以增加氧气的供应量。

当代人认识到氧气的供应量对炉温的影响,并制作出相应的曲线。从下图可以看出,在氧含量30%以下这个区段,每提高2%的氧含量,差不多可以提高200℃炉温,所以氧含量的贡献非常大。古人是怎么发现用鼓风的办法来提高炉温,就不得而知了。


贾谊《鵩鸟赋》:“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古人也许从哲学层面着手摸索出一套方法。如果请教一位铁匠,他会告诉你:在铁器锻造好之前,一定要让其接触泥巴——土,再加上烧炉的炭——木、淬火用的水,才使得五行圆满。缺一不可。

版权所有© 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