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国家通用文字音译转写少数民族姓氏和人名是民族交往、社会发展、国家文明的需要,是普及和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2023年底研究院完成了国家语委委托课题“规范彝文姓名国家通用文字转写规范方案”的结项工作。该项目对规范凉山彝族姓名转写国家通用文字,提升户籍管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但是,如果不把项目智能化、数据化、系统化,按书本手册形式用来普及实施,一是不简便,很难快速录入;二是仅限于认识彝文的人使用,不利于普及。因此,研究院计划将“规范彝文姓名国家通用文字转写规范方案”开发为“凉山彝族姓名转写国家通用文字规范方案录入查询管理系统”,以技术手段为彝族姓名的准确转写提供录入查询管理平台,服务于出生管理、户籍管理、人口管理、学籍管理等工作,同时向社会公众开放,积极促进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
研究院于2024年6月与西昌学院联合申报2024年度凉山州科技计划项目“凉山彝族姓名转写国家通用文字规范方案录入查询管理系统”并成功立项。2025年4月4日,项目组成员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共13人组成答辩委员会,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1432会议室召开该项目的开题报告会。报告会由西昌学院安康博士主持,院长曲木铁西教授和项目组主要成员马五里进行开题报告,曲木铁西院长主要从国家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存在的问题、项目历程、凉山彝族人名国家通用文字的转写原则、规范方案意义及其局限五方面介绍了项目背景和研究基础,课题组成员马五里从系统概述、技术细节和实现方式、预期成果、技术路线和开发计划以及未来展望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系统开发进程和可能存在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
开题报告会评审专家巫达教授、龙从军研究员、海来有所、吉木尔布、汪小刚、叶康杰等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从项目实施、系统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为项目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院院长曲木铁西教授作开题报告

企业家马五里作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