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百名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正式开班。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13所学院的30名学生志愿者组成五个志愿服务小组,分别命名为“知音”“鹿鸣”“旋砚”“展卷”“鹤鸣”,通过云端教学方式服务当地学员教师。
在过往的几周培训工作中,各组志愿者积极投入,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与学员老师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知音”一词做名词解,意为“知己”;而作动宾结构理解,则为“了解音节、音调、音律”等意。
一方面,知音组志愿者认为,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了解并掌握话语的正确读音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志愿者们也希望能成为学员老师们的知音,与他们建立和谐快乐的志愿服务关系,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将各类消息转达给老师,是推普志愿者在破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知音组志愿者面对老师们遇到的沟通和技术困难,主动帮助解决问题,通过步骤分解、亲自示范等方法助力学员老师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志愿者们也在每周工作结束后积极进行总结反思,制定下周的改进计划,内容涉及如何高效沟通、简化微信内容、提供更清晰易理解的操作步骤等。面对学员老师们的问题,志愿者们努力解答,同时也收获了自我的成长。

▲知音组志愿者孙倩帮助阿布此吾老师完成普通话第一次测试

▲知音组学员洪瑶老师正在完成查阅工具书任务

▲知音组学员冉丽蓉老师反馈的工具书查阅任务单

▲知音组志愿者刘盈帮助学员王小窕老师纠正读音语调
“鹿鸣”一词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其意既有对教师的尊敬,也包含标准普通话的声韵之美。
鹿鸣组志愿者们希望通过全程尽心尽力的陪伴与帮助,提升学员老师们的普通话水平,助力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培训前期,鹿鸣组志愿者了解到大部分学员老师仍肩负繁重的工作任务,但大家都按时、按要求用心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这令志愿者们十分感动。志愿者们也全程尽心尽力地对学员老师给予陪伴、帮助和鼓励。
鹿鸣组志愿者张贺芸通过群组消息,帮助学员老师整理一周所学内容和作业,以便于提醒他们按时完成任务、提交作业及反复学习、温故知新。
令鹿鸣组志愿者刘欣然印象最深刻的是周末的成语接龙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们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投入,很多老师在游戏通关后自豪地在群里分享“战绩”,这极大地促进了群组里的学习氛围,也让志愿者们收获了满满的欣慰和欣喜。

▲鹿鸣组志愿者张贺芸帮学员老师整理一周所学内容及作业

▲鹿鸣组学员李子木舍阿木老师正在完成查阅工具书任务

▲鹿鸣组学员郭晨老师正在完成学习任务
“旋砚”,溯源传统文化,出自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中“就砚旋研墨”一句,捕捉了一种开始而未落笔的状态。
在这瞬间微妙的空白里,一切发轫伊始,孕育希望。其韵味充分展现了对学员老师们对教学技能的自我完善,以及在现实之上的精神追求的期冀。
旋砚组在培训伊始就组织了学员联络、文件互通和学前培训,并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与学员沟通,了解学员教师们在普通话使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在此次培训中遇到的、需要志愿者帮助协调配合的问题。
例如,很多老师反映在普通话发音中较难分辨声母n、l以及前后鼻音不分的问题。为彻底解决这一困扰,在培训学习课程资料外,旋砚组志愿者沈䶮借鉴自己在英国学习阿拉伯语的经历,帮助老师纠正区分鼻音n和边音l,效果良好。
有的老师反映因家庭生活的一系列特殊情况,无法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志愿者们在了解并核实情况后,向老师表示了关心和支持,特地为其申请延长作业提交的期限,给予了培训外的另一种温暖和关怀。

▲旋砚组志愿者陈璞培训前与学员老师沟通了解其语音面貌及学习难点

▲旋砚组第二周工具书查阅任务重点整理

“展卷”一词出自陆游的《初寒在告有感》“数檽留得西窗日,更取丹经展卷看”,意为“缓缓铺开书卷、展卷读书”,蕴含着学员教师与志愿者一同不断学习、为国家普通话推广工作不断进步贡献力量之意。
展卷组志愿者李菽频已经是第三次参与普通话推广的项目,她带领本组志愿者与学员老师积极沟通,探究老师自我学习的方式方法。
受到四川与彝族方言影响,一些前后鼻音连起来对老师是很大的挑战。志愿者们根据老师们上交的作业,耐心修正和辅导,尽力帮助学员老师们提高普通话水平。
展卷组志愿者迟佳敏表示,直到自己做了志愿者才算真正理解了“教学相长”一词的含义。针对平常容易读错的汉字,她会事先对照着字典、词典逐一弄清楚了这些字词的正确读音,然后再反馈给学员老师们。

▲展卷组志愿者迟佳敏与学员老师开展破冰活动


▲展卷组学员赵安祥老师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课后与志愿者反馈学习情况

▲展卷组学员杨静老师学习“基于中华经典的写作素材的积累与使用”直播课程
鹤鸣组以《诗经·小雅·鹤鸣》中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为名。
志愿者希望与学员老师们一起努力,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助力不同地区的文化传播。
鹤鸣组志愿者在与学员老师的沟通中发现,老师们虽然一般只能在白天工作的间隙或晚上下班后完成学习任务,但是都及时响应,提交作业质量很高。学员老师们积极学习的态度令人赞叹。
面对多项需提供服务和辅助的课程及学习任务,鹤鸣组志愿者明确任务、主动分工、共同协作,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遇到问题主动协调解决,面对部分学员教师手中学习资料不完整不充分的情况,志愿者们第一时间整理出电子学习资料并分发给学员老师们,保证培训活动顺利进行。

▲鹤鸣组志愿者俞程熹与米作布莫老师交流普通话问题

▲鹤鸣组学员顾文琴老师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鹤鸣组志愿者俞程熹在群内分享注音资料

▲鹤鸣组志愿者陈月溪在群内发布任务后,学员老师们积极响应并完成
北外—布拖县志愿服务团队在本次普通话示范培训工作中充满热情和活力,与当地学员老师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志愿者们能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并进行反思和改进。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志愿者们有信心能够继续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培训的志愿服务工作,为国家普通话推广工作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